数据来源:土木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序号 |
教学成果名称 |
获奖人员 |
获奖情况 |
1 |
职业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 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2 |
基于个性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 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3 |
引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校际交流平台的创建与实践 |
| 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4 |
好机制、好教师、好学生——“三箭齐发”推进试点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
| 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5 |
20年磨一剑——与国际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 |
李国强(1),沈祖炎(2),陈以一(6),何敏娟(9),赵宪忠(10) |
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6 |
全方位监控、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本研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 |
沈祖炎(1),陈以一(4),何敏娟(6),李国强(11) |
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7 |
工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周建民(2) |
获201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8 |
面向未来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 |
赵宪忠(1),顾祥林(2),张伟平(7) |
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9 |
以提升职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 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0 |
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 |
李国强(2) |
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1 |
钢结构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 |
沈祖炎,李国强,陈以一,何敏娟,童乐为,张其林,李元齐 |
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12 |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 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3 |
成人终身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 获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4 |
工科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李国强(1) |
获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5 |
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 |
何敏娟(1),顾祥林(2),赵宪忠(4),林峰(5) |
获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6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建设 |
顾祥林,屈文俊,苏小卒,林峰 |
获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17 |
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 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18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 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19 |
现代结构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朱慈勉,张伟平,江利仁,李建新,孙飞飞 |
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 |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程建设 |
李国强(1),刘沈如(5) |
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21 |
土木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 |
李国强,陈以一,何敏娟 |
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22 |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沈祖炎(1),陈以一(4) |
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23 |
高职实训建设与动作 |
| 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4 |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李国强(1) |
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25 |
钢结构课程设计 |
何敏娟,陈以一,罗烈,马人乐,沈德洪 |
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26 |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
| 获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7 |
钢结构教材 |
| 获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